太陽能熱利用產業做為很熱門的新能源產業之一,一直被大家所津津樂道。中國太陽能光熱產業發展快速,規模擴展迅速,受到世界新能源組織機構的關注和支持,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把中國的太陽能產業規模位列前列位。面對市場需求逐漸縮小,競爭壓力日益激烈的現狀,各企業紛紛尋找生存之道。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迎來了“世界前列”的喜與憂。
惡性競爭后的“殘垣”
2000年后,隨著太陽能產業的興盛,眾多投資者嗅到商機紛紛加入。品牌企業紛紛崛起,小作坊生產廠家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魚龍混雜。2000年太陽能集熱系統年生產量640萬㎡,到2014年生產量迅猛提升達到了5240萬㎡。從很初的摸著石頭過河,到現在的產能過剩。在市場需求“消化”一定量的前提下,低劣產品憑借其價格優勢迅速進入市場,迫使高質量產品降價,市場競爭進入惡性循環狀態。許多知名品牌企業,也被迫一改以往的高冷姿態,紛紛走進社區、走進農村,挨家挨戶進行推廣宣傳。
從2010年太陽能行業有3000多個品牌的興盛時期后,2011年品牌數量極速驟減為2000多個,不到兩年時間里面1500多個品牌銷聲匿跡。市場需求量逐步遞減、巨大的競爭壓力、激烈的惡性競爭之下,很終實現的是企業之間的優勝略汰。洗盡鉛華,歷經滄桑之后,太陽能產業已經逐漸退去了曾經的光芒。物極必反,興極必衰,在太陽能行業前景一時大好的背后,是眾多的不可抗性因素的競爭與挑戰,這就是市場,這就是經濟,這是市場競爭中永遠不可避免的狀況。然而令人焦慮的是,中國太陽能行業倍感費神的不是去創新,而是如何在整個行業范圍的動蕩中生存下來。傳統的太陽能產業萎靡,每況日下,逐步進入衰落時期。
蕭條后的“大變革”
近年,環保概念深入人心,瞬間綠色環保風廣泛流行,可再生能源,正從“替代能源”向“主流能源”轉變。房地產行業大肆崛起,國家頒布的有關住宅建筑必須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的政策,也直接促使中國太陽能產業進入一個轉折點,它是否將被迫改變其過去屢試不爽的模式呢?很顯然,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市場需要的不僅僅是價格低廉的太陽能產品和出口能力,更多的是需要調整原有的商業模式,將重點轉向擴展國內市場及通過創新形成獨特的產品優勢。這樣的做法雖然是充滿許多未知的風險,但是它很終能帶來一個比現在更具有可持續性的發展戰略。這條變革之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太陽能行業正在進行著一場大型的變革。目前中國太陽能光熱產業進入到了新的發展階段,實現四大轉變: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發展,從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轉變,從產量大國向品質大國邁進,從制造型產業向服務型產業發展。眾多高瞻遠矚的企業紛紛進入轉型、多元化產品生產、產品概念化宣傳。
馬云曾經說:“要成功,需要朋友,要取得巨大的成功,需要敵人!”有競爭才有發展,因為有了敵人的存在,因為有了不服輸的決心,才會努力的做好自己的事,所以,有時候,敵人比朋友的力量更大,天下沒有永遠的敵人,卻有永遠的朋友,有些時候,敵人也可以變成朋友。就像在太陽能光熱產業中,一部分企業墨守成規,只能慢慢的被市場所“吞噬”直至沒落。這一變革更是促進了太陽能光熱行業推陳出新、層層淘汰,保留很優質的,讓“三無”廠家“扼殺”在搖籃之中。小企業逐步困頓下沉;中型企業在進與退之間徘徊,舉旗之間不斷觀望;大型企業則憑借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和科研技術,在創新與發展中不斷創新,穩中求進,不斷發展。讓太陽能光熱行業市場環境得到了一次大“清洗”。
“適者”方能生存
如今的市場經濟中,“以不變應萬變”的戰略已經過時,不變只能慢慢的步入滅亡的深淵。在這場太陽能產業動蕩的背后,只有懂得與時俱進,迎接新事物,變換新面貌的產業才能處于不敗之地。“適者”方能生存。
2014年太陽能熱利用十大關鍵詞:負增長,堅守,跨界,多能源,新常態,品質,創新,工程零售,利他生態圈,互聯網思維。從這十個熱詞中我們可以看到,“負增長,堅守,跨界,創新”,太陽能熱利用行業在多舛的命運中正在尋求著自己的發展道路,正在用行動來改變自己目前的現狀。以太陽能熱利用發展為支撐,多種新能源也逐漸崛起。太陽能、空氣能、凈水,已經成為各個企業跨界、創新,尋求自我突破的出發點,通過技術研發,加強產品的科技含量和品牌概念。
隨著環境、空氣質量的降低,霧霾天氣影響大眾的生活需求,柴靜的一部《穹頂之下》更是引發大家對環境問題的重視。追求舒適健康生活的現代消費者人群越來越多,在太陽能熱利用的基礎上,同時開發多能源應用讓眾多企業看到了未來發展的曙光。“陽光、空氣、水”多項能源利用互利互補,太陽能產品、空氣能產品、凈水器等高科技創新產品也更符合大眾需求,其多智能、多外觀的品牌設計,更是讓大眾眼前一亮,更接地氣,進一步刺激了市場的需求。
在經營銷售中,各企業也在開辟多種蹊徑,改變傳統的門店專營的銷售模式。與時俱進,逐步進入互聯網行業。O2O模式逐步進入太陽能熱利用行業。即onlineToOffline(線上到線下),是指將線下的商務機會與互聯網結合,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臺。企業通過官方網站、商城、微商等線上模式展示、銷售產品。讓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雙管齊下,達到既有的成效。
中國太陽能光熱產業領導者——太陽雨集團,在互聯網時代下也在逐步轉變自己的經營模式。太陽雨控股投資了獨立于太陽雨體系之外的互聯網創業公司,一是進行原始客戶的積累和電商模式探索,二則將研發的諸如快呼空氣凈化器等智能硬件,跟太陽雨現有的渠道對接,以O2O模式打通線上線下。并以“陽光、空氣、水”為核心進行跨界融合,透過硬件軟件和服務把用戶、經銷商和企業連接起來,打造一個叫“小雨E家”的多主體共贏互利的互聯網生態圈。將主體生產與互聯網思維模式相結合,開創屬于自己獨特的互聯網經營模式,為其它光熱企業指引了新的道路。
2014年中國太陽能熱水器產業年會上發布數據顯示,2014年前十個月太陽能熱水器行業零售額及零售量分別增長6.2%及3.2%,與2013年相比增幅收窄,但太陽能熱水器電商渠道零售量和零售額同比增幅均超過200%,超過其他所有渠道增幅。隨著移動互聯網和支付平臺的日益完善,電商即將成為太陽能光熱企業致勝的一把利器。
2014年12月16日,國家能源局下發《關于做好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并于2015年1月24日召開了“太陽能熱利用發展‘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會議”。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張曉黎表示:“這是國家層面前列次編制光熱產業5年發展規劃,是中國光熱產業史上的一件大事。而且在規劃目標中明確指出到2020年光熱保有量達到8億平方米的目標底線。說明我們國家在實現節能減排目標上對太陽能熱利用寄予厚望。也說明我們產業是我國能源結構調整重要組成部分,社會、時代給予了光熱行業重大使命與責任。太陽能光熱行業前途無量。”
轉載聲明:本文由
太陽能支架廠家-三維鋼構整理發布
轉載請注明來源:http://m.citfund.cn/xinwendongtai/xingyexinwen/98.html